当前位置:主页行业资讯 > > 正文

佳木斯现在建方仓未必是错的

时间: 2023-08-05 11:42:18 来源: 凤凰网

这几天,很多人关注黑龙江佳木斯建方仓医院的事。不少媒体尤其是网民都采取批评质疑的态度,认为口罩摘了很久了,现在建方仓医院属于浪费钱。

这事,我总觉得现在的批评过于草率。尤其是媒体,应该有更多的视角。


(资料图)

口罩确实是已经摘了,但口罩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口罩发生前,很多人不重视,认为没啥大不了。我清楚地记得,武汉刚发生疫情时,我还专门写文章呼吁武汉人出门要带口罩。这个细节,足见当时大家的不以为然。

但是,这不怪武汉人,毕竟大家以前都没经历过这种罕见的疫情,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医务工作者早期也没有料到后来那么严重。

现在回头看当时医疗机构手足无措、感染者求助无门、医院里一床难求的惨状,难道还不能给我们一些平时要未雨绸缪的启发吗?

这一次口罩结束了,这类疫情将来永远不会再来了?难道下一次遇到这种事,还要像2020年1月那样毫无准备仓促应对?

2003年非典、2020年新冠,谁知道明天或者几年后会不会再来一次?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低概率的事情,可是对这些发生几率很低但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的事情,我们恐怕不能以一般低概率事件去对待。

比如洪水,南方过去洪水频仍,所以南方人过去有常态化抗洪防汛的准备和操练,包括堤防建设。小时候,我的父母每到冬天农闲就要去做水利,自己带铁桥箩筐去参加河道水库的加固清淤工作和参与修建新的水利工程。即便如此未雨绸缪,每次发洪水也还会死人。

北方过去常态是干旱少雨,所以对防洪抗汛没有概念,平时也不太重视城市乡村的防洪防汛,相较南方人对暴雨洪水的警惕性低了很多。但是,北方大雨少不等于完全不会有大雨,不重视不准备,一旦遇到所谓的百年一遇的暴雨就可能会死伤惨重。更何况,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南方干旱北方内涝越来越频繁,必须打破南涝北旱的传统思维,北方也要为防洪抗汛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

所以,对于发生概率低但致死率高的潜在危险,我们要高度警惕,未雨绸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不能因为这一波疫情过去了,就觉得修建方仓医院一定是乱花钱。

试想,如果几年后再次发生新冠这类疫情,很多地方仍然像2020年那样无处收治病患,会不会有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在经历了新冠后地方还不未雨绸缪?

这个道理,正如我们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盖房子也要考虑防空避险一样。

有些事,希望不要发生,但有些要命的事是否会发生我们控制不了,有些要命的事何时发生也是我们无法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未雨绸缪是无奈之举,也是应有之义。

要人命的事情,马虎不得,轻视不得。未雨绸缪,不是坏事,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后果是可能再次受伤甚至是要人命的重伤。

我觉得,如今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方舱医院建设的招投标是不是规范、工程质量是否过关,有没有人打着建方仓医院的旗号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也应该关注现在建方仓医院的规划设计是否有前瞻性,要确保这些后疫情时代规划设计建设的方仓医院建成后将来能有效发挥作用,不能建成一个摆设,更不能成为豆腐渣工程。

这类特殊的场所和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恐怕不能完全交给普通的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有医疗卫生、疾病防控、应急等多领域的综合考量,应以最大的智力投入和物质准备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更大疫情。

我注意到,有少数媒体的报道关注到了这些问题,这类媒体报道才是理性有价值的。

2023年8月5日

关键词:

相关文章

佳木斯现在建方仓未必是错的

这几天,很多人关注黑龙江佳木斯建方仓医院的事。不少媒体尤其是网民都

来源:凤凰网2023-08-05

央媒看海南丨新华社:海口暑期托管为孩子“托”起精彩假期

操场上加油声此起彼伏,一群正在上篮球课的小朋友为队友呐喊助威;教室

来源:新华社2023-08-05

俄媒:俄宇航员将乘坐美国“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来源:参考消息2023-08-05

如何与制作人更改帐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数字设备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

来源:互联网2023-08-05

脸上长白色毛毛是什么原因(脸上长白毛是凶是吉)

1、目前治疗可以选择激光治疗,预防感染,,对周围的皮肤不会造成大的

来源:互联网2023-08-05